壹纸訫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章 原来是校友啊,平凡躯壳下的呐喊,壹纸訫语,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建峰脚步轻快地走到陈景辰身边,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惊喜,开口问道:“那天听说你是红河县城的,你有没有在红河一中读过书呢?”
“读过呀,我在红河一中读了整整六年书呢,红河一中的边边角角我都一清二楚。”景辰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那些在校园里度过的时光正如同电影般在眼前放映。
“六年?不是只有高中吗,你怎么会读六年呢?”李建峰一脸疑惑,微微歪着头,目光中满是探寻。
景辰耐心地解释道:“我初中也是在那里读的,我读初中的时候,学校设有高中预备班,我们那一届之后还招了一批,再往后就没有招高中预备班的学生了,就只招高中生了。”
“喔,原来是这种情况嘎,我就说我来红河一中读书的时候,就只有高中了。”李建峰恍然大悟,轻轻点了点头。
“你也在红河一中读过书啊?那咱们是校友了”景辰眼中闪过惊讶,语气中透着几分兴奋。
李建峰笑着回应:“对啊,我在红河一中读了三年的高中呢。而且我女朋友也是你们那边的,她是甲寅乡的。”
“甲寅乡的,那你知道洛恩乡吗?我就是洛恩乡的。”景辰眼中满是期待,仿佛在他乡遇到了故知。
“知道啊,那时候,我们班读书厉害的也是你们洛恩乡的人,我感觉你们那边的人读书很厉害。”李建峰竖起大拇指,脸上带着钦佩之色。
“怎么看着你不像洛恩那边的人啊?你看着像羊街、浪堤那边的人。”李建峰又上下打量着景辰,好奇地说道。
景辰笑了笑,解释道:“我是实实在在的洛恩乡那边的人,只是我从初中开始,就跟羊街、浪堤、乐育那边的人接触得多,可能久而久之的,就带上那边点的口音。不只是你,我以前在红河一中读书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说过我像羊街、浪堤那边的人。”
“我就说嘛,听你的口音有点像那边的人。”李建峰笑着回应,两人之间的距离仿佛因为这共同的母校和相似的口音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说起红河一中,你还记得咱们学校的老操场吗?”李建峰兴致勃勃地开启了回忆的闸门。“高三的时候,每天下午一放学,大家都要绕着老操场跑一圈,后面你们有没有跑呢?”
“跑,当然跑,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也是要跑的,红河县城天气又热,每次跑完步回到宿舍,都要冲一个冷水澡。”景辰眼睛一亮,接过话茬。
“还有学校的图书馆,虽然不大,但里面的书可不少。”李建峰接着说道,“午休的时候,我经常跑去那里看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感觉时间都过得特别快。”
景辰深有同感:“没错,图书馆是个好地方。我尤其喜欢去文学类的书架那边,找一些经典的小说和诗歌来读。有时候看得入迷了,连上课铃响了都不知道。”
“哈哈,你还真痴迷啊。”李建峰打趣道,“不过话说回来,学校的老师们也都特别好。教我们语文的张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把那些古诗词解析得特别透彻,让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了,你还记得学校的食堂吗?”李建峰突然问道,脸上带着几分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