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1章 春天的汽笛,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汪途,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36年,泼水节。

缅甸北部的群山如同被泼洒了翡翠的巨兽,沉睡在初春的薄雾中。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泥土气息,混杂着缅桂和红椿木特有的清香,还有远处寨子里飘来的糯米饭和香茅草的混合味道。今天是泼水节,也是妙蛙段铁路正式通车的大日子。整个妙蛙河谷都浸泡在节日的喜庆和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里。

“同心站”建在河谷一片开阔的平地上,背靠青山,面朝蜿蜒的河流。站房是融合了中缅建筑风格的现代设计,线条流畅,色彩明快,屋顶微微上翘,仿佛随时要展翅飞向蓝天。站前广场上,彩旗招展,人群如织。克钦族的猎装、掸族的筒裙、德昂族的银饰、汉族的唐装……五颜六色,汇聚成一片流动的万花筒。孩子们手里拿着水枪和装满圣水的小盆,嬉笑着追逐,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老人们则聚在一起,低声交谈,脸上带着欣慰而略带迷茫的笑容,仿佛在确认这个“铁盒子”带来的不是梦。

林野站在站台边缘,手里习惯性地摸着那把跟随他多年的道尺。道尺冰凉坚硬,尺身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那是他这些年走南闯北,参与各种铁路项目留下的印记。尺尾处,最近新添了一道浅浅的划痕,形状像极了小象的脚印,旁边还刻着歪歪扭扭的克钦文字。那是小觉,那个总跟在他屁股后面,眼睛亮得像星星的克钦族小男孩,用一块光滑的竹片精心刻上的。旁边还用克钦文写着:“谢谢林叔叔,谢谢阿米娜阿姨”。每次摸到这道划痕,林野心里都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暖烘烘的。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山脚下的铁轨。两条银灰色的钢轨,如同两条苏醒的巨龙,穿越丛林,跨过溪流,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最终消失在朦胧的晨雾里。这是妙蛙段铁路,连接华国西南与缅甸腹地的重要一段,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动注脚。这条铁路,承载的不仅仅是货物和旅客,更承载着两国人民对和平、繁荣的共同期盼。

“呜——”

一声悠长、浑厚的汽笛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铁路延伸的方向。林野的心也跟着紧绷起来,他甚至能感觉到太阳穴在突突地跳。

一列崭新的电力动车组缓缓驶来。车头呈流线型,漆着华国标准的“复兴号”银灰色,但在细节处又融入了浓郁的缅甸民族风情。车头两侧,装饰着克钦族最珍视的孔雀羽毛图案,那翠蓝、金黄的色彩仿佛要活过来一般;车身中部,掸族精美的织锦纹样如同流动的彩虹,诉说着山地民族的热情与智慧;车窗下方,德昂族素雅的织锦图案,像一串串风铃,轻柔地诉说着平和与坚韧。车身侧面,用中缅双语烫金印着“共呼吸·同发展”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醒目。

“和平号!”有人激动地喊出声来。这个名字是华缅双方共同商定的,寄托了双方对和平的珍视,对发展的渴望。

列车越驶越近,车厢里传来的声音也清晰起来。第一排座位上,坐着一位穿着崭新隆基(克钦族传统服饰)的中年男子,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那男子是波尚大叔,妙蛙河谷里颇有威望的克钦族长老,也是这条铁路建设过程中,最早支持并参与协调的当地人士之一。他脸上带着激动而自豪的笑容,不住地摸着隆基上的银饰。小男孩正是小觉,他今天特意穿上了新衣服,眼睛瞪得溜圆,好奇地打量着车厢里的一切,小手紧紧抓着波尚大叔的衣角。

在他们身后几排,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手里拿着一个样式古朴的铜铃,正是克钦族象征平安与祈福的“平安铃”。她就是老觉奶奶,小觉的奶奶,也是波尚大叔的母亲。此刻,她正闭着眼睛,嘴唇微微翕动,用带着浓重克钦口音的古老语言,哼唱着一首关于山、关于水、关于家园的古老歌谣。那歌声低沉、苍凉,却又充满了力量,仿佛穿越了时光,带着河谷深处千年的回响。偶尔,她会摇动一下手中的平安铃,清脆的铃声在车厢里轻轻荡漾,安抚着那些或许还带着些许不安的心。

站在靠近车头位置,身姿挺拔,穿着简洁干练的,是阿米娜。她有着克钦族姑娘特有的明亮眼睛和健康的肤色,此刻正用流利的缅语和汉语交替着,向车厢里稀疏的乘客,以及那些特意赶来站台送行的媒体记者和当地居民介绍着:“各位乘客,大家好!欢迎乘坐首班‘和平号’列车。请看,我们的车头设计,融入了克钦族的孔雀羽毛,象征着吉祥和守护。车身中部,是掸族精美的织锦,代表着我们河谷的热情好客。还有这里,德昂族的织锦图案,寓意着平和与团结。这不仅仅是一列火车,这列‘和平号’,是中国先进的技术,是克钦族的智慧,是掸族、德昂族、汉族……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建造的铁路!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感染力。车厢里响起零星的掌声。阿米娜是这条铁路建设的关键人物之一,她不仅是华方技术团队的翻译和联络员,更是本土化沟通的桥梁。她精通缅语、克钦语、掸语,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在征地、协调、安抚民心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当地人,尤其是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阿米娜阿姨”。

林野看着阿米娜,心中充满了感激。没有她,这条铁路的建设之路恐怕会艰难得多。她不仅仅是翻译,更是文化的使者,是情感的纽带。他记得,当初项目刚启动时,许多当地居民对这条“会吃人的铁轨”充满了恐惧和抵触。是阿米娜,带着小觉,一次次走进寨子,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讲清楚铁路的好处,讲清楚安全知识,甚至陪他们一起在选线经过的山坡上种下象征吉祥的缅桂树。她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

“呜——”

又是一声汽笛长鸣,这次更加响亮,带着一种宣告新纪元的豪迈。这声汽笛惊动了站台上菩提树上的白鹭,它们扑棱棱地飞起,在晨光中划出几道优雅的弧线,然后消失在远处的山峦间。

列车缓缓停稳,车门打开。乘客们开始有序地下车。波尚大叔抱着小觉第一个下车,他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向站台上的林野和阿米娜挥手致意。“林工程师!阿米娜!”他的声音洪亮。

“波尚大叔,小觉!”林野和阿米娜快步迎上去。

小觉看到了林野,立刻挣脱波尚大叔的怀抱,像只小兔子一样扑到林野面前,举起手里一个用彩色纸折的小风车,兴奋地转着:“林叔叔!火车!呜呜呜!”

林野蹲下身,一把抱起小家伙,在他光溜溜的脑门上亲了一口:“小觉真棒!第一次坐火车感觉怎么样?”

“好快!好稳!”小觉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表达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大象跑!”

“像大象跑?”林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他想起小觉最喜欢动物园里的大象,每次去镇上,都要拉着他的手去看大象。

“是啊,大象跑起来,轰隆隆的,但很稳!”小觉认真地比划着。

旁边,老觉奶奶也走下车,她手里依然拿着平安铃,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对林野说:“林工程师,火车真好,以后去镇上就不怕山路了。谢谢你们。”

“奶奶您太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林野扶着老觉奶奶,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老觉奶奶这一声感谢,代表着许多当地老人的心声。

这时,阿米娜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折叠起来的画纸。她走到林野身边,小声说:“林,你看。”

林野接过画纸,展开一看,是张稚拙的儿童画。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出了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火车旁边,画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大象,还有几棵高大的红椿木,树上挂满了藤条网。画的角落里,画着几个小人,有的穿着彩色衣服,有的穿着汉族的服装,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脸上都带着笑容。

“是小觉画的?”林野惊喜地问。

“嗯,”阿米娜笑着点头,“他说要寄给北京的小朋友。他说,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缅甸的铁路,是‘彩虹桥’。”

林野看着那幅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彩虹桥,多么美好的比喻。这条铁路,不正是连接着中国和缅甸,连接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彩虹桥吗?它承载的不仅仅是物资的流通,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和平与希望的传递。

“小觉,你的画真棒!”林野把画举起来,对着小觉晃了晃。

小觉看到自己的画,得意地挺起小胸脯:“送给北京小朋友!他们有好多玩具!”

波尚大叔在一旁听着,也笑了:“是啊,以后火车通了,我们的小觉,也能去北京看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清纯同桌读心后,我的千亿帝国梦不保了

琅川

权倾朝野,女帝求我别反

准备起飞

旧日巫师:退役轮回者的永生之路

寿槐

医圣传

竹晴园

锦华情笺:良缘误惹帝王心

虹铯

高冷校草捂不热,热恋竹马他悔了!

姜淼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