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李奎勇下乡
都退后让贫道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章 李奎勇下乡,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都退后让贫道来,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办好了这些事后,路平安又回了四合院世界。
等到天一亮,路平安找到阎埠贵,说是自己要出去几天,让他帮自己看一下家。
阎埠贵当然不乐意了,可他架不住路平安的金钱攻势,一番讨价还价,这才答应帮路平安看房子。
路平安锁好门,带着妹妹直奔沈静怡家,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火车站,找了袁军的一个熟人买了张卧铺车票。
拿到车票后路平安就等在了进站口,没一会儿,就看见了郑彤和钟跃民。不用说,这两位一定是来送袁军的。
三人凑在一起对了对时间,袁军是九点四十的车,而李奎勇和路平安是十一点半,不影响路平安送送袁军。
等了一会儿,几辆解放卡车开进了车站前的广场。
几辆车都扎着大红花,打着红旗和标语。像什么"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火热军营"、"参军入伍,狠抓革命"。
为首的那个车上还拉着锣鼓队,"咚咚锵,咚咚锵"的敲着,动静很大,场面十分热闹。
一些身穿绿军装,胸前别着大红花的新兵跳下了车,在带兵干部的安排下排成了一个个歪歪扭扭的队列,这才喊着口号往车站走。
一些送行的家长围在旁边,呼喊着儿孙的名字,依依不舍的招着手和孩子告别。
路平安、钟跃民和郑彤早已买好了站台票,跟着队列一路送进了车站,看着袁军和奎元坐上了火车。
李奎勇老妈身体不好,只有李家老三和小四在武装部门口送了送,没有来车站,袁军的父母倒是在场。
袁军的老爸是个很严肃的人,不苟言笑,鼓励了儿子两句后就把舞台交给了袁军老妈。袁军老妈倒是很温柔,隔着车窗拉着袁军的手不停的叮嘱他,哪知道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搞得袁军不得不探出身子,不停的给她擦眼泪,说些安慰的话,都没功夫和郑彤和钟跃民告别了。
很快,随着"呜呜"几声鸣笛,蒸汽列车车头的烟囱冒出大量的烟尘,发车的时间到了。
钟跃民和郑彤抓紧时间和袁军说了几句话,路平安也和袁军告了个别,话音还没落,列车就缓缓启动了。
人群开始慢慢跟着列车移动,直到列车速度越来越快,把站台上的人远远甩在身后。
袁军的父母也没忍住内心的激动,挥着手跟着列车跑了一段才不得已的停下。等到列车消失在远处,几人都是长叹一声,怅然若失,尤其是做梦都想当兵的郑彤和钟跃民,内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袁军的父母和他们三人聊了几句,得知钟跃民和郑彤要去陕北下乡,就勉励了他们两句。路平安则是被袁军老妈喊了过去,和他聊了一些家常,然后才告别离去。
袁军的父亲和钟跃民的父亲关系不太好,说是老对头有些夸张,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能安慰钟跃民几句,那还是看在对方是自己儿子朋友的份上了。
钟跃民老爸那个臭脾气着实得罪了不少人,也不光袁军的父亲和他不对付,所以后来平反了也没有再参加工作了。
几人出了出站口,郑彤和钟跃民正要去买站台票,又来了三辆解放卡车。
这次的车少,动静反而更大了,同样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扎根农村干革命。""坚持乡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练红心。""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标语被高高的竹竿撑着,恨不得举的比天高,让所有人看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