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聚散烽火途
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聚散烽火途,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想当时的紧急情况,幸好师徒二人宛如神兵天降般冲入战场,战局瞬间扭转。
赵翊身姿矫健,拳脚如电,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精准地打在金兵的要害之处。
周侗更是棍法出神入化,长棍舞动,虎虎生风,所到之处金兵人仰马翻,如秋风扫落叶般不堪一击。
原本被金兵压制得节节败退、几近绝望的民众队伍,目睹这般场景,不禁目瞪口呆。
他们眼中的惊恐迅速被惊喜与希望取代,原本杂乱无章的抵抗变得有序起来,士气大振,跟着师徒二人一同奋勇杀敌。
很快,剩余的金兵便被尽数剿灭,战场上的喊杀声渐渐被民众劫后余生的欢呼声所淹没。
民众临时大首领,一位面容沧桑、饱经风霜的中年汉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眼中噙着泪花,激动地高呼:“多谢两位神仙大能救命之恩!
若不是二位出手,我等今日便要命丧于此。
恳请二位英雄带领我们抗金,给我们一条活路吧!”言罢,众人纷纷效仿,黑压压跪了一片,磕头谢恩之声此起彼伏。
周侗与赵翊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坚定与担当。
周侗上前扶起首领,朗声道:“各位乡亲快快请起,抗金救国本就是吾辈分内之事。既然大家信得过,往后咱们便一同作战!”
从此,师徒二人带着民众队伍躲入村落边上的山谷。
山谷中,每日晨曦初露,便响起练武的呐喊声与兵器碰撞声。
周侗和赵翊不辞辛劳,将毕生所学悉心传授给民众。
从最基本的扎马步、挥刀弄棍,到战术配合、临机应变,无一不教。
民众们也学得刻苦,他们深知这是保家卫国、求生存的本领,个个铆足了劲。
起初,遇到少数金兵小队时,他们小心伏击,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日益精湛的技艺,屡次得手,不仅缴获了武器物资,还让金兵闻风丧胆。
消息不胫而走,周边村落饱受金兵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们,听闻此处有一支能打败金兵的队伍,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地赶来加入。
队伍如滚雪球般日益壮大,声名远扬。
随着队伍实力的增强,他们参与的战斗愈发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
从最初的山谷伏击,到配合宋军主动出击,战线不断拉长,战场硝烟弥漫。
然而,战争的残酷也逐渐显现,每一场战斗下来,伤亡数字触目惊心。
但众人毫不退缩,怀着满腔热血,誓要将金兵赶出家园。
可在一场规模空前浩大的战役中,局势却急转直下。
赵翊望着漫山遍野、如潮水般涌来的金兵,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自信。
这段时间,他带领队伍屡战屡胜,技艺愈发娴熟,声名渐起,心中不自觉地滋生了几分傲气。
他自觉已深谙金兵的作战套路,未等周桐制定完备的作战计划,便贸然下令队伍冲锋。
可金兵的实力远超他的想象,这支主力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术配合天衣无缝。
刚一交锋,民众队伍便被冲得七零八落,陷入苦战。
赵翊心急如焚,奋力拼杀,试图挽回局面,却发现力不从心。
混乱中,他眼睁睁看着身旁的队友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周侗见势不妙,心急如焚地冲入战团,试图找到赵翊,重整旗鼓。
他边打边喊:“翊儿,稳住!”然而,金兵攻势太猛,人群拥挤,师徒二人难以会合。
此时,一小队金兵盯上了赵翊,如恶狼扑食般围拢过来。
周侗睚眦欲裂,不顾一切地朝着那队金兵杀去。
他手中长棍舞得密不透风,如同一尊战神,硬是从金兵的包围圈中撕开一道口子,杀到赵翊身边。“翊儿,快走!”周桐大声吼道。
赵翊望着浑身浴血的师父,心中满是愧疚与悔恨。
他知道,是自己的自大酿成了这场大祸。“师父,一起走!”赵翊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