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破敌之策与京观之威
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破敌之策与京观之威,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鸣金!”远处,完颜宗翰的鸣金声如同一声炸雷,在战场上回荡开来。
赵翊站在高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金国军队的动向。
听到这声鸣金,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决绝,随即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全面进攻!”
刹那间,名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火枪队也迅速跟上,他们手中的火枪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枪响,喷出一道道致命的火焰。
金国的逃兵们本就士气低落,这突如其来的猛烈进攻让他们彻底乱了阵脚,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四处逃窜。
赵翊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这次的战术是他结合前任的优缺点改进而来的,他也是第一次使用,心中一直忐忑不安。
火枪队在战场上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非常脆弱,名火枪队员只要有少数人出现不稳,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队伍溃败。如今看到火枪队发挥出色,严格的训练和出色的战术配合让他们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赵翊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回想起这段时间对火枪队的训练,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
从基础的枪械操作,到队列的变换,再到实战的演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队员们在烈日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枯燥的动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除了训练,部队教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导员们深入到每一个士兵中间,给他们讲述国家的危难,讲述身为军人的责任与使命,让每一个士兵都明白自己所肩负的重任。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教导员的努力,火枪队的士兵们才对赵翊充满了信任和敬佩,在战场上才能够坚定不移地执行他的命令。
“将军,敌军已经溃不成军了!”身旁的副将兴奋地说道。
赵翊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紧盯着战场,说道:“不能放松警惕,继续追击,务必将敌军彻底击溃!”
在赵翊的指挥下,宋军乘胜追击,一个时辰后,战斗终于接近了尾声。
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金国士兵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宋军大获全胜,俘虏了名金国骑兵。
赵翊站在俘虏面前,眉头紧皱。他原本是不想要这些俘虏的,在他看来,俘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物资,还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
但王勇却在这时走上前来,轻声说道:“将军,此战我们已经击溃了金国所有的傲气,他们如今已成为惊弓之鸟。这名俘虏可以为我们以后的修路和其他工程贡献力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赵翊听了王勇的话,陷入了沉思。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原本的计划,其实他也是想利用俘虏来为大宋的建设出一份力的。
只是在战争的紧张氛围下,他有些犹豫了。思考了片刻后,赵翊缓缓说道:“你说得有道理,那就按照你的建议办吧。”
处理完俘虏的事情后,赵翊又将目光投向了战场上那些伤亡的金国骑兵。
他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怜悯,只有坚定和决绝。他深知,在这个时期,如果被火枪队击中,没有及时的治疗,就算有他研究的特效药也很难完全治愈。
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来治疗这些敌人。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这伤亡的名金国骑兵的头砍下来,筑成“京观”。
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按照赵翊的命令,将敌人的头颅砍下,堆积在一起。很快,一座庞大的“京观”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赵翊亲自在上面写上了“明犯大宋者,虽远必诛”几个大字。这几个字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大宋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将军,这‘京观’筑得如此壮观,金国的人看到后,一定会被我们的气势所震慑!”一名士兵兴奋地说道。
赵翊微微点头,说道:“希望他们能够记住这次的教训,不要再轻易侵犯我大宋的领土。”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硝烟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浓重的血腥味。火枪队的队员们围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胜利的喜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