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风云变幻,坚守初心,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河之战的捷报,仿若春日惊雷,迅猛传遍大宋的每一寸山河。刹那间,喜讯点燃了四方热情,街头巷尾,百姓们奔走相告,眉飞色舞地传颂着赵翊与宗晴琳的英勇壮举。

茶馆酒肆内,说书人醒木一拍,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徐徐展开,金戈铁马、妙计良谋,说得绘声绘色,听众们仿若身临其境,时而拍案叫绝,为英雄的果敢决绝喝彩;时而热泪盈眶,感怀胜利的来之不易。

然而,在这一片欢腾热闹的表象之下,危机却如隐匿在暗夜的暗流,悄然无声地开始涌动。

朝堂之上,新近得势的佞臣们如一群贪婪的饿狼,紧紧围绕在皇帝身边。他们眼中闪烁着嫉妒与权谋的光,望向黄河沿岸将士日益高涨的声望,心中满是嫉恨的毒焰。瞅准时机,他们在皇帝耳畔进谗言、搅是非:“陛下,您瞧那赵翊与宗晴琳,手握重兵,如今黄河一战更是声名远扬,这军中啊,如今只知有他们二人,哪里还有陛下的威名!长此以往,臣恐生变故,望陛下早做定夺,以保江山社稷安稳呐。”皇帝本就生性多疑,被这几句谗言一搅,心底的疑虑仿若野草般疯长,对黄河防线的态度瞬间变得暧昧不明,恰似一片阴霾悄然笼罩朝堂。

与此同时,黄河之畔,赵翊与宗晴琳未及享受胜利的余温,便投身到新的忙碌之中。他们亲率士兵,帮助百姓重建家园,一砖一瓦,皆凝聚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加固城防时,赵翊亲自搬运石块,汗水浸湿了他的战袍,他目光坚毅,鼓舞着身旁疲惫的士兵:“兄弟们,咱们守住了黄河,更要为百姓筑起安心的壁垒!”宗晴琳也不遑多让,她温柔且坚韧,穿梭在伤兵与难民之间,分发物资、安抚人心。

看着百姓眼中真挚的感激,宗晴琳欣慰不已,趁休憩间隙,她轻轻拉了拉赵翊的衣袖,低声道:“你瞧,咱们的辛苦都化作了他们眼中的希望,百姓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只是……朝廷那边许久没了音信,我这心里,总像揣了只小兔子,怕是又有人在背后捣鬼。”说着,她柳眉微蹙,明眸望向京城方向,试图穿透层层山峦,洞悉朝堂的风云变幻。

赵翊闻言,浓眉紧锁,深邃双眸望向远方,仿若要看穿那隐藏在云雾后的诡谲局势。片刻,他沉声道:“我亦有此担忧,如今战功赫赫,树大招风,朝堂暗流涌动,有时比战场厮杀更为凶险。

”他深知,当下既要枕戈待旦,抵御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金军,又要谨防来自朝堂内部的猜忌暗箭,肩上的重担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可他不能有丝毫示弱,在将士们眼中,他是定海神针;于宗晴琳而言,他是坚实依靠。

果不其然,数日后,朝廷钦差驾到。那钦差一下马车,便摆出一副目中无人的傲慢模样,颐指气使地索要军饷账目、兵员名册,嘴里还假惺惺地念叨着“慰问”将士,可言辞间尽是刁难与刺探。

赵翊面色沉稳,不动声色,将一应事务准备得妥妥当当,应对得滴水不漏。待钦差悻悻离去,赵翊望着远去的马车,冷哼一声:“这些小人,国难当头,不思报国,只知争权夺利,陷江山于危境!”

宗晴琳亦是满心愤懑:“如此下去,这大宋江山何以为继?我们在外拼死拼活,他们却在后方搅弄风云。”

赵翊微微摇头,目光坚定:“莫要灰心,只要你我坚守初心,护百姓周全,大宋便还有希望。这朝堂风云虽乱,我等问心无愧,又何惧流言蜚语。”

二人正言语间,忽有探子来报,说金军虽在黄河受挫,可完颜宏烈退回北方草原后,并未消停。他一边秣马厉兵,休养生息,妄图重振旗鼓;一边派遣大批细作,如鬼魅般潜入大宋境内,四处散播谣言。一时间,“赵翊、宗晴琳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引得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人心惶惶,市井之间议论纷纷,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听闻谣言,也开始摇摆不定,对黄河援军的物资供应也拖延起来。

宗晴琳听闻,气得脸色发白:“这完颜宏烈好狠毒的心肠,妄图从内部瓦解我们。如今这谣言漫天,我们该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万界魂途

超真新人

修仙:记录美好生活

浑身上下六个肝

无子男主高冷?明明很粘人

一让

重生七零:我把七个女儿宠成宝

阿狸不吃鱼

重回娘胎修个仙

玥玥章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三板刀